千万不要 “学” 英语

大家好,欢迎来到 “戴耐德大讲堂” 我是今天的分享者Nick老师。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很惊讶。英语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。从志在留洋的学生到寻求升迁机会的职场精英,从一线的哥的姐到上市公司的CEO, 大家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、时间以及不等量的金钱来掌握英语这一国际性语言。你怎么说千万不要学英语呢?那今天就听我给大家掰一下为什么英语不能“学”。

—————— “学”的结果 ——————

前不久,我的一位名校MBA毕业的表姐带着自己初中的儿子去美国旅行。原以为自己的英语至少能够勉强支撑,结果发现真到用时却说不出来, 感觉大脑一片空白智商清零, 反而是儿子勇敢地站出来承担了必要的交流。还有最近, 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求助, 说他一个亲戚已经通过了雅思考试准备出国留学, 需要请我给几个意向学校致电询问一下专业设置以及录取需求。刻苦攻读英语这么久,还通过了考试,怎么连这么基本的口语交流还不敢应对?如果真出国了, 该如何面对后续的留学生活, 如何听懂教授的讲课,参与讨论,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各国的同学们交流?

这样的问题在海外的留学生身上也屡见不鲜,比如前不久澳洲默多克大学 “中国留学生带翻译上课” 风波,直接导致该州州长写信要求提高入学英语语言门槛。这些学生能够被大学录取,不可谓没有  “学” 过英语,那么为什么连日常交流都捉襟见肘,觉得自己就是个“英语小白”呢?

留学生也罢,职场人士也罢,因为英语而尴尬的故事我们身边随处都有。反思一下,40-50岁以下的大多数中国人都经历过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而英语又一直是主科。我们认真听讲,辛苦背单词、背课文、做习题、找听力材料、做阅读理解。再看看我们的老师,他们不厌其烦的强调单词短语, 还把语法总结成一条条数学公式让我们套用, 教我们组织长难句以便获得高分。我们期望有朝一日把什么都学过了,记住了,别人说我就应该能听懂了,会说了,会用了。可现状呢?大多数人仍然深陷在外语学习的泥潭中。究其原因,问题的根本就出在了这个“学”字上。

—————— 语言学习方式定位错误 ——————

对语言学习方式定位错误,把英语作为一套知识体系来 “学习” ,而不是作为一套行为动作来训练,是造成语言学习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,是一代一代中国学生付出惨重代价的罪魁祸首。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,就像弹琴、游泳、开车一样,是一项技能。

大多数英语教师也没有懂得这个道理,还在孜孜不倦地教授知识,讲解规则,带领学生积累单词和翻译句子。即使老师讲得再精辟,再有趣,也替不了学生用自己的耳朵、嘴巴和大脑进行练习。

其实这个道理很好理解。我们举个例子:

假设你要学习开车,我让你坐进教室,拿起课本,首先学习基本机械常识,熟记车辆结构图,再背诵交通规则,之后再请来老司机分享“平安驾驶技巧”,你可以做笔记和复习。最后,你通过了一个 “驾驶知识测试”,还得到了满分。这个时候,有人说:“恭喜啊,你已经学好了,带上家人开车去旅行吧!” 你信吗?相信即使是没经历过学开车的人也知道这样不可能学会开车吧。

那我们过去不就是这样学英语的吗?我们坐在教室里,捧着书本,听课记笔记,通过一次次考试。这就像坐在教室里学习开车一样,是注定不可能成功的。所以,练习,有效的练习,大量的、个人的练习才是根本。

—————— 知识和技能有什么不同 ——————

我们梳理一下技能和知识的运用有多么不同。我们先来说知识方面:

如果我现在问你: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?什么是勾股定理?鸦片战争是哪一年?欧洲哪些国家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?怎么样?大家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是否有以下感受:我需要集中注意力,即使是最熟悉的知识点,也需要片刻专注的思考。此外,我在回想勾股定理的时候,无法同时回答其它问题。我不能同时思考两个问题, 必须一个一个单独处理,又或者某个问题我以前上学的时候肯定记得,但是现在我已经忘记了。

再来剖析一下 “技能” , 以打乒乓球为例:

当对方的球高速飞过来的时候,你是来不及刻意思考的。挥拍的瞬间,你的大脑和身体协作瞬间完成了一连串的动作。球来的方向和力度,上旋或是下旋, 你该跨步上前还是后撤,是扣杀还是推挡,甚至要不要做个假动作迷惑对方。这一切复杂的动作发生的如此之快,你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你是怎么完成的,一切都是下意识的。

上述知识和技能在运用方面的差异是由各自不同的获取方式决定的。知识是靠刻意理解和记忆获得的,一旦记忆停止,则会产生遗忘;而技能则是通过大量重复的练习获得的,一旦掌握,终生不忘。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很多学习者感叹道:“毕业好多年了,我的英语都已经还给老师了” 的原因,并非他们的记忆力差,而是他们一直在用学习知识的方式学习英语。

应用语言来做交流,特别是听说交流,是不是和打乒乓球很相似? 它也是一套复杂的精细动作,可能比打乒乓球更复杂。你需要收集过滤声音信息,对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理解其真实意义,并瞬间做出正确的反应,反应的瞬间还要确定自己的意图,调取词汇,组织句型,调动所有发音器官控制声调。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瞬间完成,否则你就错过了说话的机会。要是还试图一一调取过去记忆的语言知识,哪里来得及!这种下意识的反应能靠别人教给你吗?不能!谁也进不了你的大脑代替你控制你的动作和行为,只能靠大量、反复的练习获得。

所以我们说,语言是练出来的,不是学出来的。把语言当做技能来习得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。

—————— 谁干扰了我张嘴说英语?– 明意识在作祟 ——————

首先,请大家观看下面的视频。

视频中的这个小男孩,通过每天大量的练习,达到了现在只用5秒钟就可以做完整套动作的能力。而且,他说他在做的时候大脑完全不用思考顺序,只是手在动而已。而对比这个孩子,由于主持人的大脑在极力思考下一步怎么办,所以手上的动作确比小男孩慢了很多。这个视频告诉我们,真正的技能输出是下意识的,不用刻意思考的。

我们的教学理想是让每个学生都 “下意识、自动化式” 地开口说英语,像说母语一样自如。事实上 “学” 了这么多年英语,又和词汇、语法打了这么久交道,当需要说英语的时候,我们的脑子一定不是完全空白的。而绝大多数人害怕张嘴的原因就是怕犯错!为了避免犯错,他们在脑海中极力回忆上学时学过的语法点,然后脑子飞速把要表达的话从中文翻成英文,再试图说出来,憋了一分钟以后,终于有了一个句子,可是别人交流的点早到了别的方面。结果是,一步不跟上,步步跟不上,造成恶性循环。所以,放下知识的包袱,从你当前的技能水平开始,通过听提高听,通过说学会说。语言是 “习” 出来的,而不是 “学” 出来的。希望在你停止努力 “学” 英语以后,能够让嘴巴和大脑忙起来,最后滔滔不绝地脱口而出。